上午去买点东西,发现某宾馆前停着一辆车,因为是从后面看,只看到车尾,上面贴着花。嗯,又有人结婚了。
走近时发现牌子有点特别,一看字母,好家伙,是林肯车啊。走到侧面一看,OMG,是超长版的。可真能摆阔啊。原来之前大院里停的那些什么丰田啊,别克啊,大众啊,一下子全不入流了。宝马?也见多了。
想起前段时间一篇贴子提到央视主持人毕福剑为某富商家主持婚礼,请了一大群悍马车,更气派。
这个世界,有人在摆阔,有人在奔波,有人在为一口饭累死累活。网络是一面镜子,虚幻但映照着真实的世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不知道什么叫小康。想起前两天网易上众网友对茅以轼关于经济适用房的观点的评论,有人拿一万五的月薪还说自己是弱势群体,而且还有支持者,当然也招来了骂声。今天的中国,有钱的人太傲气,饿得半死半活的人没力气,中间的人满是怨气;腐败的小官有脾气,清廉的官没脾气,百姓们吞声忍气,中国到处是戾气。看看网络上的那些评论,有几句不是骂着来的?若要穷根究底,这个话题就太沉重,有些话甚至不能说。
几十年的巨变,其实在历史长河中这种变化真的太快,中国的两极分化也来得如此之快,以致于中国人几乎无法适应。其实这种分化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就,有钱的人都是我们的长辈,没钱的人也源起于我们的长辈。但我们的那些从艰苦年代过来的长辈们是如此的憨厚,以至于他们并没有对这种分化起多大不满,他们是认命的一代。但我们是经历了高考扩招的一代,经由网络同化的一代,是追求公平的一代。公平这两个字在今天的中国是如此地难写。
过去,中国拒绝贫穷,为了生存,规则要改,总之不能大家一起饿死;但今天中国财力不需要再全民与温饱作斗争,我们还号称实现了小康,那么这时候,公平的回归当然要比大康更重要。如果中国还有人在饿死,就算世界富豪榜上前500把交椅全被中国人坐上又能如何?当然,中国需要强大,需要发展,但若能与公平凝聚起人心,中国又何以不强大?
过去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现在问题发生了变化,两者的顺序该倒回来了。
其实中国并不缺少发现问题的人,缺的是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更缺的是有办法又在其位的人,奇缺的是有办法在其位同时愿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最缺的是有办法在其位愿意为民同时不怕得罪利益既得者的人。中国最需要的制度就是能找到这种人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