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

  好不容易挤出了半个周末,决定带父母去趟长城。据预报,今天将有雨。父亲说不怕,有他在这雨不敢下。我也撑着胆带他们出了门,因为我带了两把伞和一件雨衣。出门前还带了五瓶水。印象中有个清华园火车站离我们比较近,但又一时不确定在什么地方。路过五道口时问了一个铁路值班员,他说往南走十分钟即到。然而我在走了二十多分钟后才看到竖在一条小胡同路口的火车站指示牌。如果不是有牌子竖在路口,根本不会有人知道胡同尽头有个火车站入口。胡同小道上,有长了绿苔的大片积水,两边是破旧的农家小屋,小道尽头有一座多年无人清理的公厕……走在小道上,感觉仿佛已经身处北京城外。即便如此辛苦,老天并没有因此眷顾我们。在排了二十分钟的队后被告知此处不售旅游线车票。无奈,只好直奔北京北站。进了站,发现下一趟车的发车时间是两个小时后。
  车顺利到达八达岭。我们顺着客流出站奔向长城登城口。到达步行街的时候看到一公厕,众人正在门口排队入厕。若不细看,别人还以为那是展览馆。我们加入了观厕的游人队伍,二十分钟后结束观赏。后来发现前方200米处还有一间鲜有人光顾的公厕。
  买票登城后,先是向右开始爬长城。有一段城很斜,母亲爬得很费劲。若非如此,她就不会感受到长城的非凡之处。爬了一段,抬头发现游人很多,于是回头改爬另一边的长城。转身时发现天边远处有些阴暗,料想是大雨将至。这一料想不小心就埋下伏笔。在我们爬另一边长城没出200米的时候,母亲没留意前方有人在拍照,被闪光灯闪到,以为是打雷,吓得匆忙返回,后来再没有勇气往上爬。就这样,从登城到下城,我们在长城上待的时间总共不超过半个小时。在我们上了返程火车到达城区前的三个多小时里,还是没看到下雨的场景。
  晚上回家吃饭,饭前我想起我有一瓶红酒一直没动,告之父亲。父亲说开了吧。于是我取来开之。父亲是个好酒之徒,在家常常找人一起喝白酒。就在我转身去打饭的功夫,父亲已经往把三分之一瓶的红酒倒进了他的大碗缸里。尝了一口后,父亲说不好喝,没甜味。我无语,只好接过他倒过来的一部分红酒自己喝掉。正巧今天开了一包上好的酱肉摆在餐盘上,父亲就着剩下的红酒大块大块地嚼着肉,就像他平时喝白酒一样。他碗里的红酒酒面上,隐约闪着一点一点的油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