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节的时候,看到一则新闻:“马尔福”宣布出柜。我想起《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我还有几部没看。于是那个清明节,我开始抽空从头看《哈》的系列电影。本以为会在十天内完成的事,清明节结束后一忙,慢慢的就被拖到了四月底,接着五一节之后又有别的事,慢慢的就被遗忘了。直到五月底又看到一条新闻:“赫敏”毕业了。我才又想起这事。于是花了两天晚上,把仅剩没看的第七部上下集看完。
在我心目中,《哈利波特》系列是与《指环王》系列并列的经典。那丰富多彩的魔幻世界、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精彩激烈的正邪相争,无不让人着迷。若单论想像力,《哈》系列要更胜一筹。毕竟《指环王》是有各种中土传说可供参考,而《哈》的世界几乎全靠个人想像力凭空缔造!这种想像力之强大,成就了全世界唯一的J.K.罗琳。
尤记得第一部《哈利波特》的海报出现在我视野的时候,还是在高中。那时候,作为一个高中生,电影是很遥远的事物。那时候,看着《哈1》的海报,我以为就是和巫师有关的普通电影。但看见一个精致的小男孩居于海报正中央,又觉得有些特别。那时候的中国,大概还没几个人知道这是一个系列电影里的第一部,大概还没几个人知道《哈利波特》这一系列长篇小说。我已经想不起我第一次看《哈1》是在什么时候。推算起来应该是在大三以前。因为我在大三的时候画过一张系里迎新晚会的海报,画面背景就是霍格沃次学校,画中央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猫头鹰,嘴里叼着一封给哈利波特的信,发信地址正是我们系。画面含义是我系邀请哈利波特来参加晚会。其实我没什么画画功底,但这张海报是我唯一一张值得自豪的海报。
后来,《哈》系列的后续电影陆续出来。《哈》系列开始名声大噪。大四的时候,《哈》的小说终于侵入了我这个极少看书之人的视野。那是在某书店的校园大卖场上摆出来的。书本封面上画着的小哈利波特比电影上的要丑多了。
说起小哈利波特,大家都无比怀念《哈1》里的那个超萌小正太。记得《哈1》的导演说,选演员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小男孩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这个小男孩的五官精致得像是用精工笔画出来。不过在《哈2》里,小哈利波特就开始变声了。青春期,呵呵!随着《哈》系列陆续的上映,这个男主演也跟着名声大噪。后来这个叫丹尼尔的男主演居然跑去演一部裸体舞台剧,把他在广大影迷心中的清纯可爱小正太形象破坏了。随着《哈》系列电影最后一部的完工,哈利波特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渐渐长大。人们发现,赫敏长成了大美女,《哈1》里那个胖胖的小纳威长成了大帅哥,马尔福也挺不错……而剧外大哈利波特一脸胡子拉渣的形象则让人大跌眼镜。他的小伙伴们都长帅长漂亮了,唯独他长残了!哈哈!就我在顺序看《哈》系列的过程体验来看,一开始哈利、赫敏、罗恩三人一般高,越到后面哈利越不争气。罗恩比他高一截且不说,连赫敏他都差点比不过!哈利同学,你可是主角中的主角啊!
从《哈1》到《哈7》,整整花了十年!这批小演员的青春都献给了这部电影系列。而我们也陆续步入而立之年。他们伴随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的青春添上一笔华彩,让我们的回忆与众不同。我虽然不是一个资深哈迷,但依然感谢他们,感谢导演,感谢J.K.罗琳。
现在那个曾经最光辉的男主角,已渐渐被人遗忘。倒是他的小伙伴们时常爆出花边新闻,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哈利,你要加油啊!你不是汪峰,你曾经上过头条的!
月度归档: 2014年5月
2014年5月2日
傍晚吃过饭,已近六点。我本想回办公室看场电影消消食,之后再去跑跑步练练体能。我似乎注定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事前安排好的计划经常会在执行前变来变去。突然间我就改成骑车消食了。这会的天空很清爽,空气很凉。因为刚在一个小时前飘过一会雨。这雨刚足以打湿地面,马上又被吹干了。天上的黑云尾巴渐渐被拖走,夕阳又重新露了脸。
既然是为了消食,我就没有目的地。本来我是想一路向南,骑出一个小时后往回返。骑出几分钟后,我突然想起有个计划中今天要逛的商场还没逛。于是我又折道奔向商场。到了商场小转了一会,没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于是我继续向南骑。方向虽然和原来一样,路却变成了三里河路。这条路靠近商场的这一段我还算熟悉。去年我来过,在著名的银杏大道拍了些风景。这会路过那些银杏,叶子是绿的。接着还路过钓鱼台,玉渊潭公园的东门。再往南我就不熟了。到了木樨地,我又改了主意,改成往东沿着长安街一直骑。
那会我觉得我可能会在天安门附近被拦住并往回赶。因为昨天看新闻说进地铁要各种安检,更别说天安门了。早在上上个周末我就发现天安门已经开始执行安检了。过了复兴门,我就陆续看到有官兵站岗,还有巡逻车。有一回我看到前方有一辆黑色居然停在路边占着自行车道,我心想这车主也真大胆敢在长安街上停车!待我绕到车前,发现有警灯在闪。在再往前,自行车道上就开始有交警站岗。自行车道逐渐变宽,宽得可占四条车道。不过公交车靠站也在这条道上。交警只专心管好红绿灯下的秩序,不拦人检查。我于是居然顺利地到了天安门广场前。巧的是正好赶上国旗护卫队收旗回营,广场附近上万人围观,一切车辆停止;不巧的是我刚好错过了降旗。等护卫队入完营,天安门恢复通行。此时天色也渐暗下来了,呈现出暗蓝色。路灯早已亮起。但天安门城楼上并未亮灯。远远望去,城楼的轮廓嵌在幕色中,就像一道剪影。上面的一道弯弯的月亮,柔和地点缀着夜幕。
过了天安门,随着离天安门的距离越来越远,安保人员和交警也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就到了王府井。从复兴门过来,长安街两边的大型建筑无不隐隐透出一种霸气。驻扎在里边的单位也非同寻常。几个核心部门自然是少不了的。正回味间,一个写着国安部的牌匾低调地闪过我眼光。
骑到建国门时,已接近8点。我于是向北折开始往回返。到了朝阳门转向西折。从朝阳门进来这条道,虽然离长安街不远,建筑的档次却降了很多。各种小摊小店都有出现。过了故宫北门,就是北海公园。北海和中海的分界桥上,北侧驻扎了一排人,老老少少,都在架着鱼杆穿过桥栏杆缝钓鱼;南侧零散地站着几个黑西装便衣。这两侧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二环线里虽然贵为北京核心城区,但胡同小巷还是很多。偶尔在平常小巷里看到一个挺古典的大门,旁边的墙上嵌着文物保护单位标注石刻,表明这里面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四合院。但看起来里面应该是有人住着。
等我回到出发点,已是接近十点。从西二环到东二环,再返回西二环,不知不觉骑了三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