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春天里

  国庆节长假的一天,D同学邀我和另外一个朋友Z同学去他家吃饭,名曰暖房。他刚搬进了新家,离单位很远,坐地铁单程大概得一个多小时。不过,他们总算是有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房子是前几年买的,去年才装修完,国庆才搬进去住。
  D同学的媳妇J同学很贤惠能干。两人一起下厨做了几个大菜招待我们。J同学说,他们今天很早就起床了,搞了个进门仪式。家是早就搬进来了,但因为忙,今天才完成仪式。对J同学来说,仪式感很重要。
  做菜的间隙,我打量了房子和周围的环境。房子装修得很整洁。面积不大,七八十平左右,但也有两个卧室和一个书房。书房收拾收拾也能当个小卧室。这么点面积居然能有三居!当然,客厅的面积自然稍小了些。但换作我的话已经很满足了。房子所在小区比较偏僻。东面五百米范围内是方田野地,只有西面零零落落还有若干小区。这几天刚降温,小区里还没供暖气。窗户开一点,冷空气就灌进来,嗖嗖地凉。
  吃饭的时候,J同学说,你们要常来看我们啊,住在这边太孤苦伶仃了。听完这句,一股寒意袭来。
  吃过晚饭,当晚我们就在D同学家住下了。我睡在客厅沙发上。沙发不大,在不翻身的情况下刚好能容下我躺直的身体。由于和平常睡觉的方向不一致,我睡不大好。半夜醒来,我索性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看这边的夜景。白天看的时候,窗口正对着楼下东侧的方田,方田的另一侧是一排树,树后面几百米外有一条高架铁路。现在这片无人的地块在夜里只有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远处的灯光向这边传递着人居的气息。
  我想起J同学那句“孤苦伶仃”的话。在这人烟稀少有点偏僻的地方,的确会有这样的感觉。住在这里,想找朋友聊天玩耍都难,更别说大晚上在楼下逛没有一点安全感。不像在四环以内的城里,再偏僻的角落逛一整晚也不会有这种感觉。
  有房尚且如此,没房的人又当何如?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强大。看着别人有房有家,自己还整天嘻嘻哈哈不愁不妒。这一晚,我也有点不淡定了。有句话说,心安处便是家。然而左思右想,满满的都是无力感。
  我又想起了那首歌《春天里》。几年前,网络上放出旭日阳刚在工棚宿舍里即兴演唱这首歌的时候,一下子捧红了这两位草根歌手。后来单位搞联欢,我和几个同事上台合唱了这首《春天里》。那时候只觉得能把这首声调这么高的歌吼得起来就算是成功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情感配合。我一直都没明白这首歌的最后一段歌词为什么会“感觉却是那么悲伤”,以为那不过是又一种无病呻吟罢了。今晚想来,汪峰还是不简单啊。
  冬天快来了,春天也不远了。北京的春天很美。春天来的时候,我偶尔出去看一看花,证明我还活着。在那个季节,有的人生活在春天里,而我,只是活在春天里。